CBA激战至今,如果要选出一支最令人惊喜的球队,相信广东宏远会得到不少的选票。尽管刚刚爆冷负于上海,但他们依然以一个胜场力压卫冕冠军辽宁,稳坐常规赛第一的位置。广东加入争冠的行列并不让人吃惊,让人吃惊的是他们革命性的比赛内容。而这一切,都要从双小外的配置开始说起。
赛季开打之前,广东引进曾经的死敌莫里斯,希望他能重振雄风助推广东。当他在季前赛手腕受伤之后,管理层并没有引进另一位大外援,而是引进前浙江队外援威姆斯,打起双小外。对于杜锋来说,这个设计并不陌生。他曾在对抗北京的季后赛上,派出“大头”拜纳姆和穆迪埃的双小外,巧合的是,当时的对手正是莫里斯。
双小外的配置对于球队的影响有以下3点。第一,内线硬实力减弱,包括内线的防守、护框和篮板。第二,进攻方式更多地向外线倾斜,内线强攻比重的大幅减少。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球权的分配、责任的分工将变得更困难。
篮球场上任何的变化都是双刃剑,效果好坏在于球队的调整。广东在启用双小外这个变化,就成功将以上的三点调整成为对自己有利的因素。
首先,他们内线拥有易建联,替补有苏伟和进步明显的曾繁日,硬实力上有一定的保证。针对内线一对一防守的问题,他们采用全场紧逼的方式,尽量打乱对方节奏,不让对方舒服落到阵地战。阵地战之中适时包夹内线强点,外线用移动轮转包住空位。尽管我们容易看到广东在篮板方面被压制,但他们本赛季场均篮板(42.2个)排在18支球队的第5,还算过得去。
进攻方式上,他们顺应阵容的变化,大幅减少内线单打,更多通过两位小外援发起挡拆,突分寻找机会,打出了接近于魔球的打法。刚好广东阵容有足够多的外线投篮点,杜润旺、赵睿和周鹏三分命中率均超过4成;而在攻框方面,威姆斯、阿联和周鹏等人都有不错的把握。结果就是球队的总体命中率(52.4%)和三分命中率(39.9%)都排在联盟首位。
而在球权分配方面,广东也并没有出现太大的问题。德莱尼负责组织,威姆斯负责攻坚,两人完美融入宏远的体系,不会盲目误攻,也不会在该出手的时候犹豫不决。数据不会说谎,广东的助攻总数(23.1个)和得分(118.9),都是第一。
看到广东的强势之后,深圳和广州两名同省小兄弟也纷纷效仿。深圳在萨林杰受伤之后,引进拜克斯。有李慕豪和沈梓捷坐镇内线,深圳的双小外配置也得以运作,现今已经杀上常规赛第三。多说一句,他们的总体命中率达到50.4%,力压辽宁,仅次于宏远。而在萨林杰痊愈之后该如何取舍,则要考虑管理层的智慧。
广州方面由于大外援疲软,刚刚换来前猛龙队悍将洛伦佐·布朗救火,试图再次冲回季后赛行列。但相较于宏远和深圳,广州内线的实力和厚度远远不足,在换走大外之前,他们篮板总数位列倒数第5,并不算好。此番使用双小外,恐怕只是为季后赛孤注一掷的赌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