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关注中国篮球和CBA也有二十多年了,一个非常直观的观察感受是90一代的球员技术基本功普遍不如70、80一代的球员。当我们整体性的讨论这个问题时,很容易被泛化的回答为孩子们不努力或者选材出现偏差等理由。
曾今有一种说法十分流行,说中国篮球在选材时偏重身高、力量的筛选,把一些有技术能力的小个子给淘汰了,从而造成国产后卫人才总是很难达到高水平。
但一个尴尬的事实是,在王治郅、姚明和巴特尔之后,中国篮球的技术型内线就消失了!要知道,三大中锋的年代,姚明拥有巨大的身高优势,巴特尔具有明显的力量优势,但他们的脚步技术、背身技术和投篮技术都是十分娴熟的。
也就是说,我国篮球培养体系对于训练大个子的技术是有一套成熟经验的。但他们之后,CBA联赛其实涌现了一大批的大个子球员,普遍都具有不俗的身高、力量也很好,投篮也还可以,但就是没有内线技术,这一说能说一大片球员呢!
就说90后的佼佼者周琦、王哲林和沈梓捷吧,他们刚刚入选了CBA的全明星首发阵容。3人中以王哲林进攻技术最后,但大王在CBA更多的还是用身体在硬扛对手,背身技术的处理就比较粗糙。对比来说,他的力量比王治郅还要好,但王治郅能够利用背身的脚步和投篮技术在奥运会单打加索尔,王哲林就打不了。
周琦则完全没有低位的背身技术,一个尴尬的现实是低位或者罚球线的面筐技术,他也不过关。在NBA,教练帮他开发训练3分投射技术,也没有达到王治郅和巴特尔的3分投篮能力。进攻端,他更多的还是靠无球的吃饼在得分。
最年轻的沈梓捷就更是蓝领打法了,他连中投能力都不具备了。
此处还有一连串的大个子,张兆旭、苏伟、陶汉林、贾诚、邱天、张大宇.....,低位的技术全没了。
王治郅曾经说过,CBA目前还会低位背身技术的不超过5个人。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他们没技术了呢?
70、80一代的培养模式跟90一代相比,有什么根本不同吗?似乎也没有。雷蒙在给王治郅的公开道歉信里说,他十五岁就到了八一队,接受的还是专业队那老一套的方式呀,跟王治郅他们当年的方式是一样的,没有改成普通高校教育来培养呀!
高校出来的王少杰、万圣伟的技术倒是还可以,但也远远没有到技术娴熟的地步。
同样的培养体系,新一代球员的技术能力弱化,问题一定是出在了青少年时期的训练上了——抓技术抓的不够。
问题来了,青年队的孩子们都在练什么呢?篮球就是技术训练和力量训练嘛,也没有发现我们的内线大个子把力量练的很好呀。难道他们在青年队时期,就在大量的练习战术训练吗?
青少年的可塑性都是极强的,我不认为是90后的孩子们比70后、80后的孩子们懒惰、娇气或者缺少荣誉感,一定还是训练的某个环节出了大问题。
但我只是一个观看成年队比赛的球迷,无法深入的了解青少年篮球培养体系的问题。希望有知之士、有识之士能给我答疑解惑吧!
欢迎大家留言交流,为何周琦、王哲林、沈梓捷他们没有姚明、王治郅和巴特尔的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