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NBA资讯

明朝日高人未起,自此名利不如闲

NBA资讯      2019-04-11 10:20:59

你们在看这篇文字的时候,我正在解说这场热火对篮网的转播,这场转播来得很临时,起码在上周末我们确定本周排班的时候还没有呢。周一CBA广东德比半决赛的半场接到消息要解说这场比赛,我多少心情还有点激动,那时候热火还残存着进军东部季后赛的可能,韦德也有可能因此而多打几场比赛,回馈他的球迷。更重要的是今天就是NBA常规赛收官日了,算是个重要的日子。我们解说员对于这样的日子这样的比赛,多少还是重视的。

那当然,周一往后的情况到现在大家也都知道了:首先活塞在昨天战胜灰熊,这样热火彻底失去了冲击季后赛的希望;其次由于我们的直播安排略晚,嘉宾们该安排自己的事情都安排了,所以这场比赛就只剩我一个人单口了。单口就单口吧,我也不是没说过单口。热火和篮网的技术特点、人员配置、有可能出现的情况也都不是没有做过功课。嘉宾们的情况我也特别理解,原定的嘉宾现在也都到了为人夫为人父的年龄,谁家里还不能安排个事儿?

这场比赛的主角韦德,写过的第一本书就叫做《A Father First》,我把它译成《作父为先》,够不够信达雅的我不知道,但是这书里讲的故事,都是韦德和自己的儿子侄子在一起的林林总总,我相信这对韦德非常重要。第一次代表我频道采访他,他签送了我一本,巧的是那年我也当爹了。

昨天把我闺女送去幼儿园之后,看了韦德在主场带领热火大破76人的比赛。说实话,大胜非常正常,76人已经不存排名之忧,成全老大爷韦德并无不可。韦德虽然人老不以筋骨为能,但在这样的空间下,他自己熟悉的场地里,又是那样煽情的开场之后,打出个全场30分3篮板3助攻的表现——和同样拿下30分的诺维茨基被选为当日最佳数据——完全在情理之中。可有一样,我相信韦德的忠粉们都曾经无数次念叨过这个问题,看韦德这架势,绝对还能再打一两年,只要他想。那为什么“不能为了你的粉丝们在打这一两年呢”?

说实话,这样的问题属于矫情,韦德早有自己的安排,犯不着为了别人改变自己的既定计划。别的不说,就冲他和李宁合作的韦德之道品牌如此之成功,去年刚刚续约,如今的情形不能说是结束,只能说是新的开始。各位粉丝们还有可能因此而每年继续在中国看到韦德,其实在我看来这属于一件好事儿。仅就我采访韦德的几次来判断,韦德绝对是个热情与理性并存的巨星,他这样的人即使退了役,自己的生活经营得也不会差,所以不用为此担心,真要是热爱他的粉丝,应该为他退役之后的生活精彩而感到欢欣鼓舞啊。

韦德的状态倒让我想起了早年间在掘金和步行者那次中国赛的时候,采访凯尔特人名宿拉里·伯德得到的回答,当时我的问题是,在为绿衫军效力的晚期您已经满身伤病,有没有感到过后悔?

大鸟简单几句表表心迹之后,倒是说出了另外一个理念:篮球是所有超级巨星为之奋斗,并因此获得生计获得荣耀的方式。那么因为篮球而改变命运的超级明星里,退役时的人生选择,大概如同使用寿命已经边缘的汽车:一类是像他这样的,不仅油箱里的油耗光,各种零部件也会因为使用时间过长而出现极大损耗,当然他并不觉得这样有什么不值得,只不过“生活会因此增添很多困扰”;还有一类就是像伟大的迈克尔·乔丹这样的,油箱里还剩着半箱油,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办法再继续上高速跑远途,所以其后的选择相对从容而悠闲,城市里兜兜风,高楼大厦之间穿梭一把,没准还能获得更多的机会,当然若干年后想起来,多少还会有些遗憾就是了;再有一类,就是油箱里的油恰好还留个底,多不多少不少,能不能再开?肯定没问题,但会不会受影响?不知道。在伯德看来,这样的人最主动,也最值得佩服,自己能把握进退,也就把握住了命运的拐点。

韦德为了自己和热火的三个总冠军,立下战功赫赫,却也换得伤病满身。按照他的伤病严重程度,其实比起伯德也不遑多让。但如今他这最后一季告别战,能打就打,想歇就歇,不舒服了就高挂免战牌,家里生闺女了就直接离队,端的是长袖善舞,潇洒从容。

熟悉我的人知道,看着话头我又要讲古,对喽,韦德这主动性和从容劲儿还真能比古,大伙儿给他起外号叫典韦,主要是从他英文译名的谐音,以及他能征惯战的骁勇来出发。我倒是觉得,他的经历跟典韦不大相似,真正像的是战国时期的一位名将。

谁呀?正是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最大功臣,武成侯王翦。

王翦这个人从小就喜欢军事,跟着秦始皇嬴政一路打拼,可以说是嬴政从皇子走上皇帝位的忠实伙伴。而且这个人呢,不但爱习武,还爱看书,文武全能,绝对是攻城拔寨统一天下的帅才之选。比如说他带兵攻打赵国,刚刚统军十八天,就让军中身体能力差的校尉回家,并从原军队的十人中选出两人留在军中,迅速打造出一支精锐之师,结果迅速攻下赵国重要枢纽阏与和其他九座城池,令人刮目相看。

于是当秦始皇平定内乱登基称王之后,就对从小一起长大的猛将王翦委以重任,而王翦也绝对没有辜负君主的重托——秦灭六国,除了早先拿下的韩国与王翦无关以外,其余五国里,王翦攻下了赵、燕、楚(倒也暗合韦德的三个冠军),其余的齐、魏两国,则是由王翦的儿子王贲拿下——这统帅用的,太值了!

这古代将帅行兵打仗,和球场上纵横披靡的球员确实有相似之处,这很容易找出共同点,各位写作爱好者经常这么类比。但难得的是王翦的职业生涯和韦德也有非常一致的地方:

首先这王翦打仗善于用计,善于迂回,并不每次好勇斗狠。准备一举灭赵的时候,他们遇上了战国四大名将的另外一位李牧,相持一年多的时间。这战国四大名将分别是赵国的廉颇和李牧,以及秦国的白起和王翦。《千字文》里都说“起翦颇牧,用军最精。宣威沙漠,驰誉丹青”。我一直挺纳闷儿的,战国七雄,合着就两个国家有名将?那其他五国混得也太惨了……相比较而言,廉颇和李牧的传奇故事点非常多,让人印象深刻,白起和王翦流传的故事并不多,仅有的一条成语“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就是因他俩而起,还等于把这两位都给往下按了按。但回看真正的历史,白起和王翦可谓是将帅中之魁首,将场上之元戎,今天给王翦平平反,回头咱们再好好地说说白起(我这挖坑的毛病啥时候能改啊啊啊啊啊……)

王翦并没有不顾一切的猛冲猛打,而是用了反间计让赵王除掉李牧。李牧死后,王翦势如破竹大败赵军,并杀了代替李牧的赵军主将赵葱,攻下赵国的都城邯郸,俘虏赵王迁——这算是功劳簿上第一项了。而您琢磨琢磨,韦德第一冠时,也像王翦第一次打赵城阏与那么勇猛无畏,但随着伤病越来越频繁的袭来,韦德不再像雄狮猛虎,而是像灵蛇一样穿梭于对手的防守之间,并且凭借自己的高超能力游刃有余,前年我专访韦德时,提到他打球风格的变化,他哈哈大笑深以为然——韦德伤愈后的这份狡黠与从容跟王翦用兵那是非常匹配。

其次是王翦的为人之道,他从小侍奉秦王,深知秦王生性多疑,所以每逢大事,必会选择以退为进。灭了燕赵之后,楚国是块硬骨头,那么打楚国多少兵马合适呢?《史记·卷七十三·白起王翦列传第十三》记载了这个足以体现王翦情商和智慧的故事——於是始皇问李信:“吾欲攻取荆,於将军度用几何人而足?”李信曰:“不过用二十万人。”始皇问王翦,王翦曰:“非六十万人不可。”始皇曰:“王将军老矣,何怯也!李将军果势壮勇,其言是也。”遂使李信及蒙恬将二十万南伐荆。王翦言不用,因谢病,归老於频阳——喏,秦始皇觉得王翦有点儿老了,所以叫来了年轻派的代表李信和蒙恬,他就问啦:“朕我想要打出国了,你们看得派多少兵马合适啊?”那李信就说啦:“二十万足够!”王翦那就老老实实地说:“非得六十万人不可。”这秦始皇一听逮着机会了,就赶紧说:“说我的王将军,您老了吧?怎么还害怕呢?李将军不错,年轻威猛,就你说的对,二十万人打楚国,灭了他们。”王翦一听,得,万岁,您说的太对了,您说我老了我就老了,这样我回家养老去吧。没成想,楚国趁李信和蒙恬不注意,从背后攻击他们,灭了李信好多人,这下输人还输命,秦始皇坐不住了——

始皇闻之,大怒,自驰如频阳,见谢王翦曰:“寡人以不用将军计,李信果辱秦军。今闻荆兵日进而西,将军虽病,独忍弃寡人乎!”王翦谢曰:“老臣罢病悖乱,唯大王更择贤将。”始皇谢曰:“已矣,将军勿复言!”王翦曰:“大王必不得已用臣,非六十万人不可。”始皇曰:“为听将军计耳。”——李信这场大败,把秦始皇给惹急了,自己坐着车就奔了王翦的老家,一见王翦,毕竟是少年朋友,还就撒上娇了:“哎呀,将军呐,我这不听您的,结果李信这小子给咱们丢大人了,现在楚国人还要反击咱们,您虽然病了,但是忍心把我丢在一边不管吗?!”那王翦虽然得着理了,客气了一下儿,“那您看我这病着呢,要不您再换换?”被秦始皇坚决拒绝后也就多说了一句:“你要非用我,我就得带六十万人打楚国”——这还没忘这茬儿呢你瞅瞅!

王翦统领六十万大军启程前向秦王“请美田宅园池甚众”,还“以请田宅为子孙业耳”;出关前又连续五次求赐美田,连他的部下也开始担心这太过份了,王翦才说出了自己的用意:“不然。夫秦王怚而不信人。今空秦国甲士而专委於我,我不多请田宅为子孙业以自坚,顾令秦王坐而疑我邪?”——秦王生性多疑,如今秦国全国士兵尽交到自己手中,此时唯有向秦王诸多要求,才可以表明自己除了金钱以外别无他求,借此消除秦王怕他拥兵自立的疑惧——真是杀人诛心,太会做人了。

说到这里各位再想一想,韦德又何尝不是:帕特·莱利希望球队结构年轻化,从薪金上动手,几次不给韦德涨工资,韦德几次转移阵地都没有让自己任何不爽:公牛,自己的故乡芝加哥;骑士,自己的密友詹姆斯——及至再回热火是几方平和洽谈的结果,皆大欢喜。当然回归热火之后,韦德也不是没有起到表率作用,很多年轻球员都表示受到了韦德的影响和鼓励。尽管没有取得太过耀眼的成绩,但韦德回归热火的目的基本已经达到。

这一点王翦倒是非常凶悍,他领兵伐楚,大军抵达楚国国境之后整整一年坚壁不出,六十万士兵都囤积起来休养生息,甚至每天比赛投石以作娱乐。楚军因为兵少而无可奈何,一年后终于按捺不住主动进攻,正当楚军在调动之际,王翦就率兵出击大破楚军,杀项燕于蕲,虏楚王负刍,平定楚国。当然,这项燕就是霸王项羽的先人,后来王翦的孙子王离被项羽擒杀,也算因果报应,但那是后话。

这也就说到最后一点,既然秦王多疑,那么“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的道理怎么没应验在王翦身上呢?我认为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王翦非常了解自己的君主,身为四朝元老,历任相国有范雎、蔡泽,乃至吕不韦,每个人都是名噪一时的奸雄。但王翦攻下燕都之后马上上表告老还乡,此时统一大业已经完成一半,重头戏还在后头,但他向秦王推荐由其他将领来完成。而当他再度出山灭楚后,无论秦王怎么劝都要彻底隐退,从而得以善终——One Last Dance,人知进退,方得全身。尽管司马迁在点评王翦生平时,也说他过于迎合秦王。“偷合取容,以至筊身”,但这绝对影响不到王翦的历史地位,而且从我们这些后人看来,这是王翦版的“Make your own way”。

我估计韦德没读过中国古书,但从他的行为举止来看,一定是知进退的聪明人。所以,我们完全没有必要为他的后球员生活操心,也不用担忧未来的球迷会忘记他。唐朝建中三年(782年),礼仪使颜真卿向唐德宗建议,追封古代名将六十四人,并为他们设庙享奠,当中就包括“秦将王翦” 。宋代宣和五年(1123年),宋室依照唐代惯例,为古代名将设庙,七十二位名将中亦包括王翦。在北宋年间成书的《十七史百将传》中,王翦位列其中。大诗人杜牧列举历代名将——“周有齐太公,秦有王翦,两汉有韩信、赵充国、耿恭、虞诩、段颎,魏有司马懿,吴有周瑜,蜀有诸葛武侯,晋有羊祜、杜公元凯,梁有韦睿,元魏有崔浩,周有韦孝宽,隋有杨素,国朝有李靖、李勣、裴行俭、郭元振。如此人者,当此一时,其所出计画,皆考古校今,奇秘长远,策先定於内,功后成于外。”以韦德的性格和情商,退役后依旧能在其他领域创造一切皆有可能的奇迹。至于NBA百大巨星、名人堂成员……也必然会是韦德功劳簿上的灿烂点缀吧。

有道是:铁甲将军夜度关,朝臣待漏五更寒,明朝日高人未起,自此名利不如闲。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