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是四月份,咱们就多聊一些这个月过生日的NBA球员。
今天想说的是名人堂传奇控卫,球员生涯14年全都贡献给底特律活塞队的“微笑刺客”以赛亚·托马斯。4月30日是他的58岁生日。
“微笑刺客”率领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那支“活塞坏小子”和东部的芝加哥公牛、波士顿凯尔特人,西部的洛杉矶湖人缠斗的历史,这里先不浓墨重彩地渲染。
“微笑刺客”作为球员取得的成功,底特律活塞队的所有人都铭记于心。
但“微笑刺客”从出生、成长、读大学,所在的城市都与和他同时代的多名NBA球星有着太多的交集。
他1961年生在芝加哥,但芝加哥却在那些年成了最憎恨他,他也最憎恨的城市。
他1979年到1981年间在印第安纳大学就读,正好和同时期也在读大学的拉里·伯德(印第安纳州大)完美错开,又互为死敌。
印第安纳波利斯,这座让他在篮球界赢得早期声誉的城市,在20多年后又成就了他教练生涯的巅峰——2003年的NBA最佳教练。
作为教练的他毁誉参半,最终落得一地鸡毛。
作为球员的他曾在纽约的麦迪逊广场花园留下过奇迹般的夜晚,但作为教练踌躇满志再临纽约,尼克斯队却成了他的“落凤坡”。
兜兜转转,周而复始。
今天想说的,是1992年夏天的事情。
1992年时候的“微笑刺客”也不过才31岁,2枚总冠军戒指在手,距离退役还有2年时间,那个赛季的场均数据是18.5分、3.2个篮板、7.2次助攻和1.5次抢断。
从数据上来说,他比之那些27,28,29岁,比他稍小一辈并处在当打之年的球星逊色些。
但从声望上来说,如果说把拉里·伯德和“魔术师”约翰逊带上,算是对他俩辉煌的篮球生涯,以及对整个80年代NBA发展所做出的贡献的褒奖,那“微笑刺客”理应配得上同样的礼遇——哪怕是排在他俩后面。
但这美好的结局没有发生。12人名单敲定,以赛亚·托马斯去不了巴塞罗那。
有人说这与他和乔丹的恩怨有关,乔丹却明确地给了个冷冰冰的回答——别小题大做了。
以塞亚·托马斯拿过总冠军、拿过MVP,但他从来没拿过奥运金牌。
甚至,他都没有入选过国家队。
“微笑刺客”不是没有机会,1992年选拔“梦一队”成员时,他也曾在考虑之列,但最后没能入选。
真正的原因是什么,到现在还没有一个明白的说法。不过,但很多人都觉得,迈克尔·乔丹的反对肯定是一个重要原因。
当时,乔丹是NBA的第一招牌,联盟就指望着他去奥运会为NBA开拓市场。可是如果托马斯也入选的话,乔丹也许就不愿意参加了。
乔丹和托马斯之间结怨颇深。1984年乔丹第一次参加全明星赛时,托马斯和东部全明星队的老将联合起来,不给他传球。结果,“飞人”的全明星赛的处子秀只出手了9次,得到6分。
1991年,活塞与公牛总决赛系列赛的最后一场,又是托马斯导演了活塞的“提前退场”事件。
当时比赛还没有结束,他就从乔丹的身边擦肩而过,走进了更衣室——没有任何礼节性的祝贺。
那些年的乔丹和“微笑刺客”别说友谊,大概连起码的尊重都没有。
尽管乔丹一再澄清,“微笑刺客”加不加入美国队对他的影响不大,但他的经纪人法尔克却直言不讳地说:“每个了解NBA的人都知道,迈克尔和以塞亚之间的关系用最委婉的词汇来形容,那也只能叫‘冷若冰霜’了。要是一起参加奥运会,那代表队要在一起住上37天。”
1991年9月21日,NBC电视网直播美国队名单揭晓大会,会上主持人科斯塔斯就把这个问题抛给了乔丹。
乔丹对此的回应是:“如果我跟美国队的球员人选有任何关系的话,我的哥哥和姐姐也会去巴塞罗那。我跟以塞亚之间的私人关系,和谁能入选美国队没有任何关系。你们太小题大做了。”
结果是,“微笑刺客”果真没有入选,这让他深感失望。
在接受采访时,他质问道:“我能相信自己没有入选吗?我不想相信。我非常失望,我受到了伤害。我仔细回顾了我过去10年职业生涯中的每一件事情,想弄明白我到底为什么被淘汰。我不明白选拔的标准是什么。我为活塞做过的事情,没有任何一名NBA球员能够相提并论。”
乔丹、伯德和“魔术师”的入选当之无愧,但“微笑刺客”真的不够格吗?
托马斯的活塞队友,也是那帮“坏孩子”的领头人之一比尔·兰比尔是个有名的“乔丹黑”,对于托马斯的落选,他也感到莫名惊诧,还曾一度威胁要对选拔委员会提起诉讼。
作为“梦一队”的主教练,同时也是活塞主帅的传奇教头查克·戴利自然不方便说些什么。
最终的12人名单里,戴利没能带上任何一位他在活塞队的弟子。
于是,最终阵容敲定并公之于众后,他只能无奈地说:“作为活塞队的一员,我很希望看到以赛亚·托马斯、乔·杜马斯、丹尼斯·罗德曼他们都能入选,但我想这恐怕很难发生。”
很遗憾,戴利教练是“梦一队”里活塞队唯一的代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