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NBA资讯

一个“弱者”的快意人生

NBA资讯      2019-04-19 03:07:01

北京时间2019年4月10日,美国篮球巨星wade在迈阿密的主场完成了自己职业生涯的最后一舞。这个巨星的生涯自是辉煌无比,无须赘述,但此刻他的离开却勾起了我这个篮球弱鸡的青涩回忆。。。

初识wade(韦德)还是在我的高中,那时我才踏进13中的校门成为了一名高一学生,他也来到了NBA这个联盟。

最初在体育画册上看的这个家伙,因为他的英文名字wade和我的拼音wangda有些类似,所以我开始关注起他在nba的成长。

起初的几场球他还有些羞涩,每次持球突破都有些踉跄,但随着赛程深入,他很快找到了节奏。一个新秀,就可以在球场上自由的穿梭在防守人的中间,忽左忽右的步伐,迅捷的变向之后衔接一个写意的反手拉杆上篮。皮球总能在空中灵巧的划过防守人的指尖,在篮筐上颠簸几下之后爬入网窝。“闪电侠”,“迷踪步”,电视机前的球迷们为他的表现所痴狂,而我也很快成为了他的拥趸,被他飘逸的球风所蛰伏。

随后我就迫不及待的和伙伴们杀向北理工的篮球场,球场上一般在组好队之后,每个人都会分配防守任务,通常人们都会喊“我防那个蓝衣服”,“我看这个小个”等等。但是有wade战袍加身就是这么不同反响,对手不得不说:“我来防守wade”,要不他不被人喷不懂球啊,连wade都不认识。

这相刚一开球,我便接到了队友传球,随即果断跳投为本队拿下两分,同队长期混迹北理工球场的老大爷随即向我投来赞许的目光,口中连声称赞:“小伙子打的不错”。不过遗憾的是,在那声夸奖之后我就再没有进过球了。

日渐夕阳,浪投了整整一个下午的我在最后的回合又命中了一记绝杀上篮。全场的人都在高呼:“wade回来了,wade还是牛逼!”只留下我自顾自的一脸懵逼。多年之后看了几本心理学的书我才意识到这就是所谓的首因效应,峰终定律和明星光环吧。

我大二那年,nba总决赛,wade率领的热火队对阵小牛队,在大比分2比0落后的情况下。所有人都认为他们要被小牛队横扫出局,包括我在内。没有人会想到他在绝境之下率领热火队展开绝对反击,热火队携主场之威连下三城,将大比分反超为3比2。

在生死之战的第六场,最后时刻,wade运球到前场面对比自己高半头的德国战车诺维斯基,只见他一个灵动的背身接后转身后仰跳投,皮球划出一道完美的弧线应声命中,骚气十足。此时的我是站在小板凳上扒着室友上铺的电脑看完的这场比赛。

虽然作为一个普通人,篮球场上的弱鸡,Wade并不能给我多大的球技指导,但是他永不言败的精神却给了我切实的鼓励。在申请学校交换生的时候由于竞争激烈我几度想要放弃,当时负责申请的学校老师还曾找我单谈,他断言我在校成绩平平去那边可能会比较辛苦。但是每每想到wade在赛场绝处逢生的镜头,我都会选择咬牙坚持。

还记得去美使馆签证那天,签证官隔着玻璃问我:“你对印第安纳有什么了解?”,我告诉他我有看nba,印第安纳步行者队的传奇巨星是雷吉米勒。嘴上这么说,不过此刻心里想的却是你要是问我迈阿密该有多好。隔壁的女孩因被拒签而当场哭泣,我则幸运的拿到了签证。随着结果的尘埃落定,走出使馆大厅,我仰望天空拨云见日般的景象,心心念念:美国,我终于能来到wade的国度了。那一年正好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正式开幕,1年后我顺利的取得了研究生的入学资格并过得了全额奖学金。至于那位老师断言的事情,事后只能证明他多虑了。

正如这张照片,来到美国后这件球衣自是与我如影随形,虽说踏上了篮球的故乡美国,这里高手云集,可还是不能浇灭我对篮球的信心,著名的校队大战就这样开始了。

某次我和好友在学校的体育馆里练球,偶遇了一位校队的女队员还有一个小黑,我叫他小黑是因为他身高也就1米7出头的样子,而那时我的好友有1米86。寒暄之后我们相约半场2对2,我当时心里是这么盘算的:对面小黑虽猛但是靠我哥们的身高压制他并无大碍,至于我嘛当然就是对位这位姑娘了,别看她是校队的但毕竟也是位女生,我还是可以搞定她的。今天,就在今天,这是让美国同胞见证北理工大学篮球业余水平的最好时机。

随即比赛开始,对方开球,面前的这位白人姑娘,扎着鞭子还带着个嘴钉一看便是个狠角色,我可要小心应付。就在我思量之时人家干净利落的张手就是一记三分,我还没有来得及做出反应球都进了。当然我哥们那边情况也不容乐观,被小黑一步过或者面前摘板补篮也是常有的事,第一局我们被10比0完封。

纳尼!?这和我赛前的计划大相径庭啊,这就有些尴尬了。更可笑的是,随着比赛的进行周围很多美国人也都上前围观,毕竟这个男女混搭的2对2还是很奇特的景观。眼看我们就要成为国际笑话,我也不得已决定放下所谓的男性架子开始尝试用身体“强吃”和我对位的女篮姑娘。我持球侧身开始顶着防守人突破,集中全部的爆发力,心中想着wade凶猛的第一步。不过发力之后我却并没有明显感觉到身体的物理位移,倒是可以确信我有一种撞上了水泥墙的感觉,我被对面安排的明明白白。更糟糕的是我的进攻似乎给了这位女篮姑娘以灵感,她开始连续强突我,我只能节节败退。我可能会拿她那个将近2米的男友也在旁边观看我不方便全力防守为借口,不过估计你们也不会信,结果又是一个10比0。

“加油”,“进一个啊”旁边的国际友人开始声援我。深感面子上挂不住的我决定拿出自己的终极杀招——球场解说。是的,虽然体育从来都不是我的特长,但是要论嘴上功夫即便是在美国球场上我也总能完美的即兴演出。我随后开始向对面表示他们即将见证为师的完全体。我告诉面前的姑娘从她的眼神里我看到了犹豫,你无法判断我的第一步,因为我太快了。

趁她和小黑都在听我扯淡的那一刹那,我快传给了我在篮下的队友偷得了第一分。随后我越战越勇,开始自顾自的解说起来:“超级巨星wade持球观察防守,示意要单打”,随后我迅速的出手了三分然后居然蒙进了。 在接下来的回合里,我和队友完成了一次精妙的挡拆配合,我从俩人当中钻了过去,踉跄的上了个反篮。

那一瞬间,我脑海里应该是这样的:

实际上估计也就是个火柴盒弹跳级别的老大爷反篮吧,不过我趁机自high了起来,开始冲人群大喊“that’s wade’s move”这是wade的动作,全场的关注都欢呼起来,小黑一脸懵逼的问那位女孩他说啥?女孩告诉他我说这是韦德的动作。

最后比赛在一片欢乐的气氛中结束了我们的被虐之旅。不过搞笑和嘴炮却为我们弱鸡队赢得了大家的尊重和喜欢。“这货挺有趣”,“我喜欢这家伙”,人们断断续续的喊着。看来以球会有在这里也是可以的,而幽默则是全球的硬通货。

当然在美国期间,我也如愿来到迈阿密,去到了偶像战斗过的地方:

大学毕业那年,我从美国火速赶回了北京理工大学。当时正值毕业杯,同学们都盼着我这位nba归来的的海外球员能帮班级建功立业。

首战果然不辜负他们的期望,我10投3中仅得7分,我们班也大比分落败。当晚在宿舍,舍友们还安慰我说这叫时差问题,“suffering jetleg”,最后一场我一定王者归来。

是啊,最后一场,上半场我们班的杨鹏飞同学手感爆棚狂砍20分,我们也大比分领先。然而我全场投出了惊天地泣鬼神的13中1,唯一的进球是一次断球反击上篮。我们班不出意外的又一次落败,以3战0胜的战绩结束了毕业杯。赛后我父亲在场边语重心长的跟我说:“王达,不要难过,在我心里今天你。。。。的同学们是真的不错,打成这样还让你胡投,太够意思了”。

几天之后我们的毕业散伙饭,大家喝的酩酊大醉互诉衷肠,我13中1的神话也成为了那天经典的笑料。我作为一个十足的球场猪队友,给大家带来了太多的段子。篮球生涯多年,鲜有胜绩但可我一点也不遗憾,因为收获了太多的友谊和感动,有太多的趣事值得我们去回忆。我们都懂,青春就是用来怀念的。

韦德,如今你终于也要告别这个你深爱的赛场了。作为你的球迷我很愤愤不平的是你的最后一舞远没有科比那样万众瞩目。不过看到你一切安好,妻儿满堂,全场人再次为你欢呼,我也就知足了。以后我也不会穿着你的战袍出没在野球场坑队友了,在我心中你就是最伟大的得分后卫。

韦德,你突破的步伐实在太快,一下就跨过了我整个青春。感谢你,给了我一颗勇敢的心。

如今我们都离开了球场,我也结束了自己弱小但却快乐的篮球生涯,不如我们就此别过,各自去书写属于自己新的故事吧~

关注微信公众号「王达说」,每周2篇思维&认知成长分享,让你遇见更优秀的自己~

往期精选

熬夜到底值不值?

为什么如今有“好学历”却很难出人头地?

年轻时做什么,可在未来受益匪浅?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