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电影娱乐问答达人 看部电影,愉悦自己;写篇影评,娱乐大众!
感谢邀请。
在NBA领域里,球员会有个人发展和球队要求两个方向的发展约束。
1.个人发展
像现在流行的中锋投三分战术风格,早在90年代,活塞队的比尔·兰比尔,就开始使用。后来使用最频繁的是大前锋位置,四大大前锋,韦伯,诺维斯基,邓肯,加内特,除了诺维斯基一直善于投三分,另外三名大前锋职业生涯后半程,都开发了三分射程。究其原因,白人内线球员,是先天身体素质不足(在NBA很吃亏,但放在全球篮球领域,也都是顶级身体素质)需要增加射程,来弥补自身跑不快,跳不高的弱点。黑人运动员是后期身体素质下降,且为了延长职业生涯寿命,开发出了新的射程。
代表人物是麦克代斯,刚出道的时候像“雨人”坎普一样,是个暴力扣将。中途因为伤病,身体素质下降,才转型成为中距离投手。属于为了职业生涯,主动转型。
当然,很多球员大学生活特别出色,一方面是大学对抗性不足,对身体要求没那么高;另一方面是大学篮球更讲究团队战术,主控权在教练手中。
进入NBA后,第一点是增加个人身体素质,力量,协调性,都要增加,毕竟开始靠篮球谋生了,个人基础素质是本钱。姚明登陆NBA后,第一件事做的就是增加力量,牺牲了他的敏捷,速度,事实证明,这是正确的。之前雄鹿队的里德,在进入NBA之前,几乎不投三分,进入NBA后,身为得分后卫,如果不投三分,就没有上场时间,索性,苦练三分,成为上个世纪的雄鹿三分射手王。
2.球队要求
球队要求就会各有利弊。
当初本·华莱士,在凯尔特人试训的时候,因为身高196,是标准的后卫身高,就被安排去打后卫,结果根本无法适应。去了华盛顿才开始打到自己喜欢的中锋位置,再到后来的魔术和活塞,也都是在中锋位置上大放异彩。谁说NBA是个开放包容的联盟,首先身高就决定了位置,要不是后天个人努力,根本连球都打不上。
这也就说回来了,球员个人努力是一方面,球队接受并认可球员的努力,才是真正重要的事情。像前湖人队的拜纳姆,就因为任性投了一个三分,结果被交易,打保龄球受伤,最后从联盟消失了。因为教练没要求他投三分,拜纳姆投三分就是在违反教练安排。
一般球队要求,通常发生在让善于进攻的球员,变成防守球员。从NCAA进入NBA的球员,在大学时候也都是明星球员,进攻犀利,都是有小弟帮忙拎包拿水。进入NBA后,除非顺位靠前,否则所有球员都是防守球员干起。回看科比第一赛季,就是不遗余力的防守,才为自己争取到了上场时间。
简单说,球队需要你做什么,你就得做什么,不按照球队要求做的,一律关小黑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