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NBA资讯

从三少到威少,“雷管”像中年男人一样在忍辱负重中砥砺前行

NBA资讯      2019-02-13 18:02:58

(温馨提示:本文约1万字,阅读全文约需20分钟)

文/知闲君

昨天用时6个多小时,完成一篇6000多字的真诚吹威少再创新纪录的文章:

《如果你嘲讽威少的三双,那是因为你不懂雷霆》

文章发出后,受到了不少雷霆球迷的喜欢和赞同,表示真正为他们说出了心里想说的话。这里跟喜欢知闲君文章的朋友们说声抱歉,用IPAD写的稿子,对用IPAD排版还没有啥心得,如果看着比较难受,请见谅。

虽然文章的整体阅读量不算高,但是仍然很满意,很满足,很有成就感。就像在评论里回应打赏的网友说的,有些文章真心不是为了阅读和赞赏而写,为心而作,有感而发。

入驻头条两年多,每月的收益和那些经营号是没得比,但是,也让我这个兼职写球的小满足。有了面包,前面的路不就剩下简单而纯粹的梦想么?

不出我的意料,文章的评论区,还是有球迷拿亚当斯的一板说事,以及,翻一些旧账。

不知道为何,看到说雷霆管理层的评论,一时没忍住,给自己下了死口,今天拿出一篇长文好好为雷霆的管理层甚至是NBA的管理层们“伸冤”。所以今天说到做到,不到九点就开工码字。好在个人还在春节假期中,时间相对充裕。

这里先亮明一下身份。昨天之前,我还不是雷霆球迷。

我大约是在2000年左右开始接触NBA,那会是在初中,每天中午和晚饭前,最喜欢的事就是看CCTV5的体育新闻。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事实上,我是涉猎比较宽广的体育迷,这两年因为写头条的关系注意力集中在了篮球)

真正让我与NBA深度接触是在2002年姚明以状元身份加盟NBA,和很多国人一样,成为全民火箭主队大军中的一员。后来姚明退役了,对火箭的心态就像对遗憾错过的前女友一样,只要你过得好。火箭打得好,忍不住吹两波,打得不好,也会有恨铁不成钢的心痛。

我后来移情詹姆斯,时间大概是在网络上看到詹韦世纪连线的那球开始的。那个时候,已经出社会工作了,对于詹姆斯盛年抱团的偏见没那么强烈了,转而有些理解。大家也可能看出来了,年龄上,我和詹姆斯差不多,所以,看詹姆斯打球,很有代入感。奋斗的詹姆斯,不就是生活中的自己吗?扪心自问,你有詹姆斯的天分吗?你有詹姆斯努力吗?

那些年,我不喜欢库里、哈登、威少,因为他们和詹姆斯不是一辈的,就像平时不太和小五六岁的表兄弟玩到一块一样。

今年过年前,我有两个表弟这些年第一次到我家拜年,上一次来,他们还是十多岁的孩子,如今,吃饭喝酒的时候,言谈举止,已经是成年人的样子,突然间就有了话题,一聊一个下午。

前面说了,昨天之前,我不是雷霆的球迷。但是,通过写一篇6000多字的长文,我认为,自己重新认识了雷霆,认识了威少,就像我前不久重新认识自己的表弟一样,我越来越欣赏他们。我可以非常负责任地说,从今天开始,哪怕不是一个彻头彻尾的雷霆球迷,但是我会重点关注雷霆的比赛,真心为他们赢得比赛、取得好成绩喝彩。

啰啰嗦嗦了一千多字,不是水文字,而是这些信息我觉得很重要,需要传递给一些认同我的朋友。下面可以进入正题了。

先摆第一个观点。对于NBA的管理层,不单只雷霆的管理层,我是带着敬佩的眼光去分析他们的每一次运作,猜他们为什么这么交易,目的何在。

为什么?这些人,很多都是公司高管,人家拿那么高工资不是吃白食的。所谓,德不配位,必有灾殃。他们能在自己的位子上待下去,必定有过人之处。

再摆第二个观点,请对雷霆管理层的选秀眼光心悦诚服。能够连续选中三个未来的MVP,你可以说是眼光毒辣,也可以说是运气好,总之,没得黑。

很多人想到这里,不再想下去了。事实上,有些人可能忘了,这份经历,对于雷霆管理层来说,是一份沉甸甸的政绩和军功章,甚至护身符。有这份经历,只要日后他们不要过于骄奢淫逸,他们不愁没饭吃,总有老板认可他们,愿意给他们机会。

那些受到广泛认可的荣誉,就像皇冠顶上的珍珠,会让优秀进一步提升为卓越。

我们不妨举个例子,王仕鹏。

论能力,他在国内球员中出类拔萃,但不算最顶尖的。06世锦赛,王仕鹏面对斯洛文尼亚的绝杀三分让他一战封神。以后,论资排辈的时候,同级别的,你就得把他高看三分。

同样的事情,在其他领域也不罕见。比如说乒乓球,那年世乒赛,生死决战,刘国正,第三球员的身份出战,挽救七个赛点生生从韩国队手中抢回团体金牌,就此成为“抗韩英雄”。你去翻翻刘国正的履历,这一战,让他过得比多少球员好得多。

三国大家都很熟悉,罗贯中用长坂坡七进七出和拦江救主两出戏,就让赵云成为三国史上最光芒耀眼的人物,羡煞多少英雄好汉。

下面,重点来说当年雷霆管理层交易哈登的行为。我们分多个观点来说。

一,小城市球队和我们小户人家的思维。

为了600万,就把一个未来的MVP拱手送人,自毁长城,亏出翔、傻到家了。这是很多球迷喷雷霆管理层的主要论点。

这个观点,怎么说呢,不能完全说错,但是,要站在不同的角度来看问题。

湖人、尼克斯、快船这样的大款级别的球队,当然可以肆无忌惮地嘲笑雷霆管理层的操作,毕竟,600万对他们来说,放哪个阶段都是毛毛雨。

火箭呢,交易前肯定是怀着惴惴不安的心理,生怕中途出岔子,交易后是喜大普奔,姚麦之后,终于有新的建队基石了。如今看着哈登打出MVP级别的表现,更是喜不自胜,虽然还没拿到总冠军,但是走路仍然可以昂首挺胸。

那么,雷霆以及和雷霆一样的中小球市球队呢?同病相怜,唇亡齿寒。嘲笑雷霆管理层,那是煮豆燃豆箕,相煎何太急,才是真正傻到家。

我举一个自己的例子,一个非常现实也非常尖锐的例子——买房。

我是2014年的这个时候,也是春节期间买的房子,在家所在的四线小城市,90平米,当时的价格,接近5000一平米。买房的时候,几乎没有过多考虑,品牌、户型都不是我当时考虑的重点,达到心理预期就够了,重点在首付。当时刚工作几年,自己存了10万多一点,买这个面积,刚好够首付加上全额公积金贷款,不用组合商业贷。

期间,父母有劝过我,可以借一点,买套大的,但是,我是那种不太想麻烦父母,想通过自食其力得到他人认可的人,觉得够用就好,大不了以后换套大点的。那时候也没有女朋友,没有特别考虑婚后生活,觉得小三房其实也挺温馨的。

虽然我不想麻烦父母,但是,房子买下来,还是让父母操了心,向父母借了钱。因为,除了首付外,其实还有其他的隐性成本是当时年轻的我没有考虑进去的,比如,预交定金一万,又比如,住房维修基金,不少杂七杂八的钱,对于资金紧张的我来说,都是巨款。

梭哈每个人都会说,但是,没做过的人根本不知道什么叫后怕。你梭哈了全副身家才发现原来还是超出了自己的能力,也就是还有父母帮忙,否则,后果不会像如今这么好承受。

我的决定,不能说是错误的。如今,我结了婚也生了小孩,小三房一家三口住,刚好合适,确实温馨。不过,父母就基本不过来住,因为,除了主人房,另外两间房实在太小了,他们住太委屈。我们离得不远,大概半个小时车程,所以,他们不来住,也感受不到麻烦。

重要的是,因为全额公积金贷款,我的后续压力小了很多,当别人在苦恼房价的时候,至少,我是可以谈笑风生的。

重点来了,如今的我,对于当初的决定,后悔吗?要说不后悔,那肯定是假的。如今,至少想到换大房子的时候,我就不得不头疼。短短4年,单是我所在的小区,房价就翻了将近一倍。从接近5000,到如今的8000有多。

这就是典型的小户人家的格局、视野和做派,你不是看不到房价在上涨,而是明明知道结果,但是总有一种力量,逼着自己不得不量力而行。

然而,未来的发展,却远远超越了你的预期,让你在日后有一种望洋兴叹的感觉。

那些有冒险精神的也别急着得意。08年的股市,有点经历的人都会后怕。

我们可能不激进,也没有人人羡慕的大成就,但是,至少我们脚踏实地,心安理得。

二、管理层的思维与博弈。

没有进过管理层,感受管理层办事风格的人,体会不了管理层的决策过程。

拿交易哈登这件事来说吧,你以为交易的举动,是随随便便就作出的,是拍个脑袋就能决定的?大错特错了。

你可能也想过这里面,经历了很多次讨论,但是,你真的能想象到这其中的激烈程度、暗潮涌动甚至刀光剑影吗?

简单来说,在雷霆队管理层,关于是否交易哈登这种大事,一定会有三派意见,交易派、续约派和中立派。

老板召集开会商讨,主持人开了个头,然后,让大家发表意见。你能想象吗,这之后的三五秒,虽然很短暂,但是,十多人的会议厅,会是死一般的沉寂,感受特别明显。

每一个人都脑袋飞转,琢磨如何发表意见,因为大家都有发言权,老板也会充分听取大家的意见帮助决策。这个时候,发言的顺序非常关键,谁先发言对于事态的走势影响非常大。但是,发言的顺序,又和身份、地位以及实际需要等因素息息相关。不懂规矩的人才会插嘴,合格的管理者知道自己的位置和发言顺序。

一个在队里非常有分量的人率先开口,说交易哈登,会出现什么结果?他的表态,影响不了坚定的交易派和续约派,但是,中立派一听就明白了,这时候,中立派就会掂量,我要不要支持他,在不在这种重大的事情上给他面子。这种时候,无声胜有声,最能够明白什么叫关键时刻两肋插刀,谁值得你信赖。

同时,提前表态,也可能影响一些摇摆不定的续约派。

这其中,也肯定有顽固的续约派据理力争,现场吵成一锅粥不欢而散也是正常的。经历过这些讨论和决策的人,见怪不怪。哪怕争得面红耳赤,过了这个事,大家依旧可以和和睦睦地坐在一起喝酒聊天。

因为,过程不重要,重要的是,雷霆队里面股份最大那个,掌握核按钮那个老板是怎么想的,他的态度,是关键中的关键。大家讨论、争吵的过程,不过是帮助他下定决心,完成决策的过程罢了。

如果他的态度,和管理层的大多数一致,好办,大家和和气气,完成交易哈登的决定。如果他始终认为,应该留下哈登,那么,他可以执行自己的一票否决权,让局势完全逆转。

关于一票否决权,前不久的滴滴风波已经让大家见识到这种制度的威力与弊端。同样的,在湖人和鹈鹕关于浓眉哥戴维斯的交易中,事后爆出来,否定交易的,正是鹈鹕的老板。

老板和管理层,也不在一个思维维度。

管理层对自己的工作负责,而老板,还对自己的形象负责。鹈鹕为什么否定湖人如此诱人的方案,真不是湖人的筹码不够好,更多的,是作为老板的权威受到了挑战。这是你戴维斯的球队,还是我的球队?你想来就来,想走就走,我以后还怎么掌控球队?在同行面前,还有没有脸面?

快船送走格里芬、76人老板下死命令要交易巴特勒,无一不是背后有老板的推动。

超级巨星之于管理层,是不能轻易得罪的人,但是,超级巨星之于老板,不过是有点儿特殊待遇的球员罢了。

生意亏了还可以在日后赚回来,形象垮了却不那么容易撑起来。

我们常常说教练下课背锅,管理层很多时候,也会为老板的任性背锅。因为,他们是最接近权力顶层的人,最能明白顶层人物的心思。他们不好做的事,管理层可以出面。

当然,这个锅,不是白背的。老板或许不会给他们升职加薪,但是,日后肯定没有因为这个事算旧账,除非换人了非要找茬子。

职场上,不在关键问题上出差错,比时不时立功更难能可贵。孙悟空一路斩妖除魔,就因为一个白骨精被唐僧赶出师门,这样的苦,猪八戒和沙僧就不会遇到。

三、割肉止损与利益最大化。

雷霆与火箭的交易,是一笔5换4的大交易。我前面说了,此前不是雷霆的球迷,对他们知道的不多,但是,不用怀疑,这绝对是一笔按照超级巨星的待遇进行的交易。

火箭得到的筹码我不多说了,除了哈登,都不太了解,但是,垃圾合同肯定是有的,反正,一个哈登,火箭就捡到宝了。只要在承受能力之内,再多付出都是值得的。

雷霆交易哈登,就像刚下地的新车开了两天要卖,只能按照二手的价,少亏当赢。这比交易,真的不能算亏。

潜力新秀兰姆,在当年,肉眼可见的天赋,没打出来也没办法,NBA没打出天赋的人多了去了,兰姆还排不上号呢?

马丁,即战力加到期合同。不客气地说,现在这支雷霆,都愿意要马丁这种替补即战力。防守差点,但是得分加碰瓷,真的可以为首发分担很多压力,很实用。只不过,马丁属于鸡鸭鱼肉,你想把他当鲍鱼吃想多了。

三个选秀权其中两个首轮签,不多说,巨星交易的标配。其中一个首轮签换来了亚当斯,雷霆自己一直用到现在,经济实用。

不当家不知到柴米贵,当过家的人,对亚当斯这种类型的球员,是很喜欢的,性价比高,还不用太操心他会闹交易。典型的沙僧式的人物啊,任劳任怨,论功行赏的时候,你都不忍心少他那一份。

从上面,你不难看出,雷霆和火箭这笔交易,雷霆在决定交易的情况下,已经做了利益的最大化,可以说,在当时的形势下,没有吃亏或者接受更差的方案。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割肉止损。玩过股票的人,最清楚这个词背后的意义。一旦决定割肉,哪怕心里在滴血,也不能犹豫,更不能后悔。

犹豫和后悔的人玩不了股票,事后诸葛亮的人当不了管理层。

现在各种媒体上一些写球的同行,动不动就说雷霆亏出血,您真的懂球吗?真的认真分析了吗?三五百字就一篇文章,抛出个人云亦云的观点就敢宣称原创,还煞有介事地注明禁止转载,和如今跟风拍快餐电影的行为有什么区别?确实有的电影把握住了机会,实现了以小博大,赚得盆满钵满,但是,一将功成万骨枯的背后,有多少人是真正认识到?奉劝一句,别眼红人家赚快钱,踏踏实实才是正道。这一年多,我们在头条的篮球群里,换了多少人,沉淀下来的老作者也就是十到十五分之一的样子。

四、倒在黎明前的无奈与痛心疾首。

雷霆与火箭关于哈登的交易,在2012年的10月。而2016年的夏天,成为这个10年NBA的一道分水岭。在这以前,NBA是属于乔丹的时代,他的3000万年薪,是所有球员的标杆,很多超级巨星,终其一生都无法企及这个年薪,甚至在乔丹第一次退役后的十多年里面,2000多万年薪仍然是超级巨星的天花板,科比以此为荣和毕生追求。

但是,这个平衡,在2016年夏天被打破了。那个夏天,因为新的电视转播合同即将生效,联盟的工资帽突然大涨。面对陡然间多出来的巨大空间,所有球队的老板都化身慈善家,几乎是四处撒钱。这一年夏天的自由球员是最幸福的,只要被市场认可,就能得到溢价合同。这其中,火箭也是其中之一。他们当年4年8000万签的心仪已久的安德森,在用了一个半赛季之后就变成了烫手山芋。

如今呢,别说千万合同满街走,顶级球员的年薪,都突破4000万了。没有乔帮主这样的标杆在前,大家谁也不服谁,在合同上呈现了一种乱战混战的局面。主流的观点都认为保罗的4年1.6亿不值得,但是,这个值与不值的讨论,本质上,缺乏了一个可靠的、稳定的、统一的参照系。

为什么说这些事?因为汇率变了,货币贬值了,很多人却还用如今的币值,去衡量过去。拿现在的2000万去对比当年的600万,简直就是牛头不对马嘴。2016年前后,是两个时代,只是你没有感受到罢了,还在醒来后惊讶地问:大清亡了?

如果哈登的交易晚两到三年,这笔交易,就极有可能不会出现。因为,如果终点就在眼前,大多数人都会坚持咬咬牙就过去。但是,一旦终点远到一定的距离,就会有人放弃。经济低迷的时候,有的企业撑过了寒冬,但是,有的企业,明明预见到了,就是想尽了办法却等不到。一块钱难倒英雄汉,这不是笑话,更应该让人唏嘘和同情。

就像梁静茹的《可惜不是你》一样,雷霆有幸选中了哈登,却无缘与哈登携手走到最后。这歌,深情的人,唱着唱着,不会笑,会哭。

五、日子再苦,也要向前看。

雷霆与哈登,就像错过的恋人,看到对方日子越过越红火,没有一丝心痛,是不可能的。但是,日子再苦,还得向前看不是。都是成年男人,成天哭鼻子算什么好汉。况且,NBA这么多年来,苦尽甘来的案例,还少么。

远的,当年灰熊与湖人关于大加索尔的交易,都说湖人空手套白狼,一下子赚了两个总冠军,可是,灰熊真的血亏吗?小加索尔的队史第一人不香吗?灰熊是比雷霆底蕴还少的球队,当年大加索尔带领灰熊历史首次闯进季后赛就已经让孟菲斯人连放三天三夜的鞭炮。

阶层固化的概念,这几年,相信不少球迷也接触过。在NBA同样有阶层固化,中小城市球队、新球队想要逆袭,不是砸钱就行了(比如篮网),也不是给你个超级天才(比如鹈鹕)就行了。屌丝逆袭,要付出更多更大更长更艰辛的努力与奋斗不是一句空话,而是冷冰冰的现实。

近的,火箭和莫雷,够精明了吧。去年夏天,为了换走安德森,和太阳交易吃下了奈特,以整换零。太阳也一度被人说是冤大头。交易截止日呢,火箭又通过几笔空气交易送走复出但是已经打不出来的奈特,把薪金控制在奢侈税以下。

火箭够精明了吧,结果人家太阳在交易截止日出手了,安德森换热火队的约翰逊和艾灵顿。事后诸葛亮的人又出来说话了,早知道火箭就该和热火交易好了。

打过麻将的人,最能体会NBA的交易规则。你手中的废牌,可能正是别人需要的牌。同样的,手中的废牌,留了几轮过后,可能就意外变成了胡牌的关键。想胡牌就不能怕放炮。

连麻将都打不好的人,看什么NBA啊,看得懂吗?

雷霆的“前”,就是送走哈登后,从杜兰特威少哈登的雷霆三少到杜兰特威少的二人转。这里补充一下,送走哈登前,雷霆大手笔续约了伊巴卡,这是很重要的插曲。那个时候,伊巴卡是雷霆的首发,哈登是第六人,但是,因为联盟还是内线为主的时代,所以,伊巴卡的优先级,是高于哈登的。由于写到这里,已经6000多字了,这一段,我们暂时不细说了。以后有机会有心情有感觉了慢慢说。

雷霆送走哈登的决定,也是没有问题的。虽然刚刚被热火的三巨头击败,更早之前则有凯尔特人的暮年三巨头,但是,三巨头的问题,也很明显,就是必须要有人牺牲和改变。篮球只有一个,1+1+1大于3的算术题,显然比1+1大于2的算术题难做。越简单越接近成功的道理,很多人都懂。更何况,雷霆手下的,是三个成长中的年轻人,他们比成名的巨星更加渴望得到自己的江湖地位,威少当年羡慕杜兰特MVP奖杯的眼神不会骗人,僧多粥少,爆发矛盾的概率更大。雷霆也可以说是稀释了风险。

至于嘲笑雷霆培养了三个MVP的人,更加无知。如果三人都在雷霆,几乎有且只有杜兰特一个人能拿MVP。这一点,马刺的GDP组合,吉诺比利无缘总决赛MVP就是最好的证明。帕克的总决赛MVP还有点小运气,毕竟,总决赛只需要打7场,而常规赛多达82场。

在2016年,雷霆真的差一点就成功了,如果没有西决第六场那个佛光普照的汤普森,就不会有后来的口水了。

雷霆的王炸模式如果取得了成功,会是什么样子呢?他们会成为OK组合后最成功的二人组,他们也会被拿来与其他冠军组合讨论,能够排在历史什么地位。

然而,这一切,都被杜兰特的出走破灭了。雷霆球迷连再来一次的机会都没有了。这种绝望与愤怒,用挽诸葛亮的一句名言来形容可以说非常贴切: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威少对杜兰特的愤怒,或许也源于此吧。不怕被彻底打败,就怕连再战的机会都没有。

到这里,我说了7000字了,从早上八点半写到了中午一点半,其实总结起来,就想表达一个观点:

雷霆的痛,不在交易哈登,也不在哈登在日后有多成功,而在于杜兰特的出走。

雷霆是最不应该成为被笑话的那一个,却偏偏成了被伤得最深的那一个。

有人要说了,都2016年了,明明知道杜兰特就要成为自由人,又不肯续约,雷霆干嘛不交易杜兰特呢?难道对杜兰特就没有一点办法吗?

您说对了,对杜兰特这种级别的超级巨星(不客气地说,如今的伦纳德、乔治、欧文、巴特勒都无法企及2016年的杜兰特的高度,联盟里,当时的杜兰特就是只输詹姆斯的第二人),还真的一点办法没有。至少,雷霆不想成为那个打开潘多拉之盒的人。

这话怎么说呢?

第一,球队形势正好,你把领袖和旗帜送走了,这是什么行为?和未战先投降的懦夫有什么区别?争冠如火如荼之际,你却想着那点小心思,还怎么团结人?那不是授人以柄吗?作为管理层,有且只有和球员共进退,先打完这个赛季再说。

第二,从来没有争冠球队干过交易截止日送走队内第一球星的事情,送走这种级别的巨星,一般都是赛季开始前,那个时候,雷霆和杜兰特还没有亮底牌,双方都想再合作一个赛季。

第三,从来没有一个超级巨星干过杜兰特这种事情,从来没有!

请注意,我这里用了感叹号,你可以从言语中看到我的愤怒。我不是一开始就愤怒的,而是写到这里异常愤怒的。

杜兰特做了什么呢?

赛季结束后,雷霆我不多做评论,虽然知道他们做了什么,但是那个时候不是他们的球迷,了解不深不好评价他们。

杜兰特的做法,首先,我承认,合法合规,没有问题。但是,我要说的是,杜兰特铤而走险,做了一个恶人,一个打开潘多拉魔盒的人。

众所周知,他裸身加盟了勇士,之后如愿完成了自己的冠军梦想,也让勇士成为这几年最具统治力的球队。

这不是重点,重点是,从来没有一个像杜兰特这种联盟前二的超级巨星,以自由球员的身份挥一挥衣袖,不留下一片云彩便离开培养了自己9个赛季之久的母队,从来没有。

我是詹姆斯的球迷,我们也都知道,詹姆斯开启了盛年抱团之风,这种走捷径的行为,确实为血气方刚的人所不齿(成年人面对捷径机会,会慎重许多),但是,即便是詹姆斯,也多少留了一份温情,通过先签后换给骑士留了点重建的资本,一点微不足道的补偿。

杜兰特则像狠心的前男友,毅然决然分手也就算了,毫不顾忌前女友9年来为自己洗衣做饭,一点补偿都不留下。(波叔更狠,把女人送进监狱,这种事情,哪怕双方都有狗血的地方,男方能少挨骂吗?)

在我看来,杜兰特不但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也开启了一个时代。以杜兰特为分界线,可以分为前超级巨星时代和后超级巨星时代。

前超级巨星时代,大家虽然都是按合同办事,但是,还讲一些交情和道义。

所以,哪怕合同只剩下一年,球员可以跳出合同,但是,很多球队知道球员可能跳出合同,但是不会太过防备。因为,一来,联盟当时的年薪没有疯涨,母队可以通过给出更长的合同和更高的薪金留下球员。二来,先签后换是超级巨星改换门庭的主要做法,大伙儿都会留点情面,不会到头来两手空空。三来,通过先签后换,超级巨星在换队以后,也能保留拿到大合同的机会。

杜兰特捅破了这层窗户纸。就像不久前关于基因编辑婴儿引发巨大非议一样。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不是最聪明的那个,而是被骂最蠢的那个。这项技术根本不是瓶颈,道德约束像一道无形的紧箍咒一样把大家都框在里面。其实,只需要一步就可以轻松跨过去,但是,大家都心知肚明,谁也不去捅这个篓子罢了。

杜兰特做了,雷霆哭了,乔治、欧文、伦纳德、巴特勒们笑了。跟着杜兰特的步伐,他们作出同样的举动,骂声再大,能大得过杜兰特吗?

豪门、大市场球队纷纷偷笑了,不愁没巨星来了。中小球队则患上了焦虑症,还能安心培养巨星吗?

就在这种情况下,雷霆把握住了机会,一个奥拉迪波加上一个萨博尼斯就搞定了保罗-乔治,这固然是一次赌博,但也真的是看球二十年都没有见过的事情。所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用在雷霆身上,也挺切合的。

伤得最深的其实是马刺。谁能想到,这支治军严谨的球队也会遭遇雷霆的烦恼,这支NBA图腾一般的豪门,只因为没有大市场,也有留不住自己培养的超级巨星的一天。更何况,这位超级巨星,是谁都想不到的,平日里默默不语、一直被认为是联盟最老实本分的人。

世上没有不偷腥的猫,只是机会好与不好罢了。

而杜兰特的危害不止于此,两年下来,他真的让NBA的季后赛少了一份期待。勇士不止是强大,而是稳定得可怕甚至让人绝望。

不可否认,他们最初的成功是让人称颂的,然而,从2016年以后,他们被万人敬仰,也被万人唾弃。

事实上,多年之后,如果你去问库里,会不会后悔和杜兰特携手,也许他的回答会是肯定的。然而,库里和雷霆的管理层一样,他很重要,但是,他也不是最终按下核按钮的那个人。

如果杜兰特通过先签后换离队,那么,勇士可能成就不了王朝,他们至少要送出汤普森为筹码,吃下一两份垃圾合同,那时的他们,不要说大家一起降薪,再怎么降,也不够续约伊戈达拉。

不去勇士,杜兰特加盟任何球队,对联盟势力版图的改变,都没有今天那么大。

当然,我不是愤青,对于杜兰特的选择,我不尊重,但是,不会揪着不放。

因为,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杜兰特不当这个打开潘多拉之盒的人,也会有周兰特、陈兰特去干这个事情,只不过,我们恰好身处这个时代罢了。

就像很多年前,我们看体育新闻,传统媒体到网站时代,水平还是比较有保障的,如今,自媒体的大门一开,良莠不齐。你不做,利益驱动下,自然有人做。你坚持观点输出,也没有必要因为一时半会消灭不了洗稿行为就愤世嫉俗。

说到这里,我不得不提两个人,NBA的前总裁大卫斯特恩,和NBA的现任总裁亚当-肖华。我无意深入讨论这个问题。但是,我只想就是重提,当年湖人合法合规完成克里斯-保罗的交易,都公之于众了,还是被大卫-斯特恩的“篮球原因”棒打鸳鸯。

世间的事情,没有绝对的对错。但是,不同的选择,势必带来不同的走向。NBA的历史在那一刻,走向了另外一条航道。

看球十年以上的球迷,大多不喜欢如今的联盟,不是没有原因的。

就像如今,我们在物质不丰盛的时候,都盼望着过年,因为过年有太多浓重的仪式感,而如今年关早就不是关,年味都觉得淡了。

回到雷霆的话题,杜兰特伤了他们。但是,他们没有自暴自弃。

2016-2017赛季,就是他们自我救赎的一个赛季,而威少,则用一个MVP,成为俄克拉荷马城的新旗帜。

威少要感谢杜兰特,是他的出走让他有更大的机会和空间去争取这个MVP。俄克拉荷马城则要感谢威少,是他的自强不息,让他们不至成为2010年詹姆斯离开后的骑士。

在废墟中重建的人,最能够体会领袖和旗帜的价值。这份精神力量,远胜于球场数据。

根本不要找例证,你也能够感受到,乔治最终选择留守雷霆,就是被威少喝俄城感染,英雄义气,惺惺相惜,局内的人体会得更深刻。当然,前提是,雷霆拥有过威少MVP的赛季。否则,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如今,嫁入豪门的杜兰特,日子过得很风光,很滋润。雷霆和威少虽然差得有点远,但是,至少,他们负重前行却没有让自己变成一个怨妇,还找到了一个条件不错自己也很满意的新欢。

还是感情的例子,初恋固然让人难以割舍,但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最完美的爱情都不过是在合适的时机遇到对的人。谁又不曾为谁培养过一个完美女友、模范丈夫。

如果你嘲笑威少的三双,那是因为你不懂雷霆。

如果嘲笑雷霆的管理层,那是因为你没有经历过风雨,没有找到属于自己的小确幸。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