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
中国8个城市联合成功申办2019年男篮世界杯,让中国球迷兴奋不已。不过,高兴劲还没过去,国际篮联官员所谓选择中国就是“想帮你们”、“世界前6才符合你们的身份”的话,就像一句耳光,打在中国篮球脸上。
中国男篮的处境确实比较尴尬。在三大球中,中国男篮虽然没拿过奥运会或世锦赛奖牌,但好歹也多次进入这两项顶级赛事的八强,在亚洲,更是时常打遍天下无敌手。然而,自从北京奥运会之后,中国男篮就犹如王小二过年,不仅没有获得资格参加2014年首届男篮世界杯,在亚洲赛场、在家门口举办的比赛中也屡屡被对手羞辱。现在,连国际篮联都看不下去了,把第二届男篮世界杯放在中国,“哥只能帮到这了”。
国际篮联“帮”中国,看中的显然是中国庞大的篮球人口和广阔的篮球市场,说到底国际篮联更是在帮自己。不过,对中国男篮来说,不管国际篮联是不是真心帮忙,把准自己的脉、找出自身的问题才是关键。
可以说,中国男篮近20年的发展并没有实质性突破。中国男篮早在20年前就杀进世锦赛、奥运会八强,后来虽然有姚明、王治郅等球员登陆NBA联赛,但中国队始终没有突破前辈们的最好成绩。中国男篮如今要止跌为升,将来要迈上一个新台阶,必须找出这20年徘徊不前的原因。
最近20年,也是中国男篮从专业队向职业化改革的20年。问题会不会出在职业化改革身上?放眼世界,篮球发展好的都是职业联赛水平高的国家,职业篮球的殿堂——NBA联赛甚至引领着世界篮球的潮流。显然,拥有广泛群众基础和商业价值的中国篮球,重回纯粹专业队的老路已经行不通了,必须加快职业化建设的步伐。
这20年的发展历程也表明,中国篮球的问题正是职业化与传统的专业队模式纠缠不清。客观地说,在现阶段的中国体育中,专业队的人才培养模式仍有一定优势,目前不少职业篮球俱乐部也离不开地方体育部门的支持,关键是如何把专业队模式的优势与职业化的优势结合起来。中国获得2019年男篮世界杯举办权,在未来4年内提高国家队水平、“交出一份满意答卷”是篮球管理部门迫切的任务。但为了这个政绩,是把刚迈出的职业化步伐缩回来,还是着眼中国篮球的全面突破?中国篮球决策者的不同选择,对男篮的发展也将产生截然不同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