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裁判名宿孙尧冠认为,裁判们非常喜爱裁判工作,经济方面并不是最重要的考虑。陈梦熊介绍,目前CBA联赛价值越来越高,为了提高比赛质量,俱乐部拿出一些分红来提高裁判待遇也不是困难的事情,只是在财务操作层面还有现实的困难。
CBA目前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职业联盟,对于裁判,当务之急是实现培训职业化,提高执裁水平
在裁判职业化道路上,NBA从1946年成立到真正拥有职业裁判,用了17年时间,并成立了职业裁判联合会。目前已走过20年的CBA恰好也处于这个阶段,但不容回避的是,CBA目前还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职业联盟,这使得CBA不能像NBA那样作为制度变迁的主体,推动各项改革和发展。陈梦熊认为:“我们要务实,首先实现培训职业化,提高裁判执裁水平,其他(改革)就好跟上了。”
过去的几个赛季,联赛的培训方式时间短、形式上走过场,裁判普遍反映效果不好。本赛季,陈梦熊赛后会主动和裁判尤其是“半职业化”裁判联系,讲评他们在比赛中出现的问题。陈梦熊特别注重视频教学,他的电脑里有上千条视频案例,面对集中突发的事件,比如怎样处理赛场打架,他还给出书面的“指导意见”,逐条分步骤告诉临场裁判该怎么做,依据是什么。“将来 指导意见 积累多了,就是案例手册了。”陈梦熊说。
这些做法也只是解决“燃眉之急”,重新打造培训体系是目前裁判办公室考虑最多的。陈梦熊认为现在条件已经成熟,师资、场地、资金、生源都有现成的,“关键是时间上要有保证,休赛期可以多次培训,上课内容也要重新设计。”陈梦熊说,“上课时间多了,裁判也便于管理,不会到处在外面应酬不学习。”目前裁判的实践渠道由低往高依次是青年联赛、NBL(全国男篮联赛)或WCBA(中国女篮联赛),但这样出来的裁判并不能立刻在CBA派上用场。“CBA是中国篮球最高水平的联赛,裁判当然也需要最高水平,那么相应的培训也是高端培训。”陈梦熊说。
陈梦熊认为,本赛季的裁判阵容——包括“半职业化”裁判在内30多名主要裁判已经可以把联赛运转起来,从这里面再做挑选,从数量上可以满足实现第一批的职业化。另外,每两年都会考核通过90位左右的国家级裁判,从这里再发现一些苗子,“如果每年我们能发现和培养出一两名主裁判,我们就有了梯队建设,裁判队伍就能流动起来。”陈梦熊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