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书开篇第一句话就让张卫平大感意外:
“我恨伍登教练。”
细细读下去才知道,原来这安德鲁-希尔高中时代曾是全美明星,场均可得26.8分,但就读UCLA之后,在伍登教练手下只能打替补,不到垃圾时间就上不了场。以至于后来被称为“全校唯一能让5000辆汽车同时发动的男孩”,因为只要他一上场,就标志着比赛已经进入绝对的“垃圾时间”,胜负早已失去悬念,大多数人都起身离座、开车回家。
从明星球员沦为替补,希尔心里当然憋屈,对伍登教练的“不公正”耿耿于怀。在日常的训练中,伍登教练也是把绝大多数精力都投入在那些主力球员身上,一点儿不像希尔想象中那种“一视同仁”。有一天希尔实在忍不住了,跑去伍登教练的办公室,问教练为何在主力球员身上花的时间那么多,在他们这些替补身上花的时间那么少,是不是不够公平?哪知伍登教练非常平静地看着他,一字一句地回答:“如果我花在你身上的时间跟主力球员一样多,那才是真正的不公平。”
张卫平在中国生活了三十多年,平均主义意识在他的头脑里打下了很深的烙印,第一次看到伍登教练的这句回答,心中的震撼可想而知。
继续往下读。希尔最终只在UCLA打了三个赛季就提前退队,三年的总投篮次数只有99次。毕业后,希尔前往好莱坞发展,在影视行业取得极大成功。但在毕业之后的25年时间里,他始终对伍登教练心存怨恨,不仅从未主动与其联系,还发誓终身不见伍登。
有一天夜深人静,希尔扪心自问:自己只懂打篮球,对电影一窍不通,今天却能在影视圈取得如此成绩,究竟原因何在?霎时,他的心头犹如有一道闪电划过。希尔突然意识到,自己之所以能在影视行业应对自如,之所以能跟那些桀骜不驯、敏感多疑的天才创作人相处融洽,其实都是因为自己不知不觉间应用了伍登教练的“成功金字塔”模型。他遇到每一件事情的第一反应,都在无意识中遵循了伍登教练日常对他们的教诲。简而言之,他之所以能有今天,完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伍登教练对他的潜移默化。
想起自己打球时对伍登教练的种种抱怨,希尔顿时羞愧难当,他抄起电话,打给25年来从未联系过的恩师,想要表达自己的歉意和感谢。电话接通,他刚开口打了个招呼,那边就传来一阵爽朗的笑声:“安迪(安德鲁的昵称),你终于想通了?”师徒从此尽释前嫌,恢复来往。在伍登教练的帮助下,希尔后来转型成为全美知名的励志演说家,出版发行了多部成功学著作,《Be Quick, But Don't Hurry》就是他的一本代表作。
希尔的这个故事之所以让张卫平难以忘怀,是因为那种“顿悟”的经历后来也同样在他身上发生。
(张卫平在各种不同场合、面向不同受众,详细讲解和推广伍登教练的“成功金字塔”模型,上面两张图片是他不同时期的备课教案,首先通过电脑整理出文稿,每当对概念有了新的理解,或者了解到新的案例,他就用手写的方式在原稿的基础上继续补充,把这套“成功金字塔模型”的体系钻研到了极致。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击今天推送的第二篇稿件,里面是张指导有关“成功金字塔模型”的完整笔记,前后一共两版,总计18页,张指导希望能完整分享出来,提供给广大有心求知、积极上进的年轻人)
在美国工作生活的每一天,张卫平始终都“活在当下”,既不会为昨日之事自寻烦恼,也从不对明日之事忧心忡忡。他就像是一支离弦之箭,既然选择了出发,就只顾风雨兼程。不管从事什么工作,不管做什么事,他的应对方式都一以贯之,那就是全力以赴。至于结果如何,他从不为之忧虑。在他看来,只要自己已经尽力,该怎样就怎样,还能怎样?
伍登教练曾如此写下他对“成功”二字的定义:
成功就是直接来源于自我满足的内心平安,这种满足是因为你相信,你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在生活的每一个方面都做到最好。
张卫平正是如此。不管身外的世界如何喧闹嘈杂,他始终都能保持内心安定,不受外部环境影响。这种内心安定,一方面跟他简单直率的性格特点有关,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他对每一件事都倾尽全力,除了全力以赴之外没有任何其他选项。
多年之后再回想自己的这段美国工作经历,张卫平突然像希尔那样“恍然大悟”,原来自己之所以能一路“顺风顺水”(其实用我们局外人的眼光来看,他在美国的这段经历远远谈不上一帆风顺,但在他自己看来已经足够感恩),最根本的原因就是那种“只管耕耘、不问收获”的做事风格。
在体院读书时接触到打字机,他利用业余时间学习打字技术,原本只是出于一种兴趣,然后踏踏实实地刻苦练习,并没有什么“未雨绸缪”的考虑。没想到多年之后,当时无心练就的打字技术却发挥奇效,帮他赢得在芝加哥大学财务办公室的工作机会。
在财务办公室处理各类账单,他只是全心全意地扑在工作上。不管其他人业绩如何,他只是自己跟自己较劲,要求自己必须使出全力,结果不光成为整个办公室处理账单最快的那个人,还为后来应聘巴顿啤酒公司起到决定性作用。
在巴顿啤酒公司,他从半职身份起步,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埋头苦干,不计得失,把每一项工作都做到个人所能做到的极致,结果四年之间连升五级,最终获得直属领导的“终生位置”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