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理说,在NBA打球的明星都是全球一等一的水平,为什么很多人进入NBA之后不适应,发挥不出之前的带队能力,在最好的年华被埋没,而有的人则可以在NBA的培养下走向光环呢?
主要是因为在NBA又严格的位置原则,就是你适合做什么就是做什么的,不会再像之前自由赛事一样,明星、主角就给你更多的机会,NBA更讲究团队合作精神和奉献精神,站好自己的位置,就是对比赛最大的贡献,今天就带你认识NBA各种位置的区分。
控球后卫(PointGuard):是球场上拿球机会最多的人,是全队进攻的组织者。一个合格的控球后卫必须要能够在只有一个人防守他的情况下,毫无问题地将球带过半场,再把球传给其他队友,这才有让其他人得分的机会。
他还要有很好的传球能力,能够在大多数的时间里,将球传到球应该要到的地方:有时候是一个可以投篮的空档,有时候是一个更好的导球位置。
简单地说,控球后卫要让球流动得顺畅,要能将球传到最容易得分的地方。同时,他还要组织本队的进攻,让队友的进攻更为流畅。
得分后卫(ShootingGuard):以得分为主要任务。经常要做的有两件事,第一是有很好的持球单打能力,或是作为一个极为稳定的接球跳投手。因此不管是外线准投和突破上篮的稳定性一定要好;第二则是要在缝隙中找出空档来投外线,所以他出手的速度要快。
一个好的得分后卫应该能在很短的时间内找机会出手,而命中率也要有一定的水准,这样才能让敌方的防守有所顾忌,必须拉开防守圈,而更利于队友在禁区内的攻势。一名优秀的得分后卫的两个必备的素质正如他的名字,一是得分,二是防守。
在比赛中,常规防守是对位防守,得分后卫在进攻端考验的是其得分能力,防守端考验则是他的防守功底,有时候得分后卫还要担负起防守对方进攻核心的的责任。
小前锋(SmallForward):球队中最重要的得分者。所谓的小前锋,最根本的要求就是要能得分,而且是较远距离的得分。小前锋一接到球,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要如何把球往篮子里塞。他可能会抓篮板,但并不必要;他可能很会传球,但也不必要;他可能弹性很好,但仍不必要;他可能防守极佳,但还是不必要。
小前锋的基本工作,就是得分、得分、再得分。 在进攻中,小前锋能够在力量对抗和投篮得分中取得平衡,在防守的时候,小前锋通常负责抢断和篮板球。许多小前锋球员都可以兼任得分后卫,能够同时打这两个位置的球员通常被称为“锋卫摇摆人”。
大前锋(PowerForward):在队上担任的任务几乎都是以苦工为主,要抢篮板、防守、卡位都少不了他,但是要投篮、得分,他却经常是最后一个。所以说,大前锋可以算是篮球场上最不起眼的角色。
如今现代篮球的大前锋与过往的苦工角色完全不同,许多大前锋变得更加全面,越来越多的大前锋变得擅长于三分球,组织控球,在比赛中的地位也变得越发高上。
中锋(Center):一个球队的中心人物,必须能攻善守。一般都由队中最高的球员担任,传统上强调篮下的防守,以及防守篮板球的保护。身负得分之重任,他是主要的内线得分者,与小前锋里应外合。在防守上,中锋要有一夫当关之勇,守住己方的禁区。
由于具有身高的优势,一些具备进攻天份的中锋球员也常常成为在禁区附近投篮得分的主要进攻点。在技术统计上,中锋通常能贡献最多的盖帽数,且常能达到较高的投篮命中率以及篮板球绩效。
当清楚五个位置的职能之后,我们就可以知道了,如果你是打某个位置,即便你再优秀,你前面有个全联赛的冠军,那么你就是万年替补老二,如果这个赛队的某个位置刚好空缺,那么你来就是要上场的,所以,有时候球打得好也不如运气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