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有惊无险的胜利,休斯顿火箭队在家门口以119:112战胜了亚特兰大老鹰队。虽然火箭队几乎全场领先对手,但是第四节老鹰队在特雷-杨的率队反扑下还是惊出了主队一身冷汗。
第三节后半段,火箭队在克里斯-保罗的指挥下将领先优势扩大到10分。但是第四节前半节,特雷-杨仅用了半节时间内就投中3记三分,一人砍下11分在刷新自己得分新高36分的同时,也将两队分差缩小到只有5分。
这时一位球员的名字浮现在小K的脑海中——斯派塞-丁威迪。同样在第四节依靠一连串的三分将两位数的分差抹平,最终率队在丰田中心带走一场胜利。
但特雷-杨的三分球要比丁威迪更加可怕:丁威迪那场比赛的三分球8中4已经是高命中率了;而特雷-杨本场比赛的三分球无论产量还是质量都要更高——12中8,67%的命中率。况且特雷-杨本来就是以投射见长的后卫。
比赛时间还剩下5分43秒,特雷-杨用一个艾佛森式的变向动作晃开塔克投中三分,逼得德安东尼请求了暂停。而暂停回来最后的这5分43秒,火箭依靠整体防守的强度提升以及单兵针对性的防守布置完全封住了特雷-杨,导致其4投0中一分未得。球队也在这半节的“防守大战”中最终赢得了一场胜利。
那么火箭队在最后半节的时间内是怎样布置防守策略的,我们具体看一下:
本场比赛老鹰队在进攻端使用了大量掩护,其目的一是针对火箭因为习惯换防从而造成的错位防守;二是特雷-杨受身高限制(1.88米,实际可能更矮),需要依靠掩护制造进攻机会。
而火箭队在暂停后首要任务是遏制特雷-杨的出手,不能再给其轻松投篮的机会,因此在遇掩护后坚决进行夹击,连续三个回合分别由小里搭档塔克和法里埃德在遇掩护后进行了质量很高的夹击防守:
特雷杨没有了出手空间,老鹰队的进攻也停滞下来。特别是当夹击非常坚决地执行时,特雷-杨几乎连传球的空间都没有,只能将球分给其他队友来重新组织进攻。这样一来,老鹰队的进攻成功率也大打折扣。
实际上夹击的风险很大:夹击意味着在短时间内有漏人情况的发生。如果遇上大局观出色、处理球迅速的核心控卫时,遇夹击往往能迅速找到空位的队友制造得分良机。而特雷杨虽然拥有着不俗的传球视野和传球手法,但尚达不到这样的级别;况且没有了特雷-杨的持球主攻,老鹰队其他球员的自主得分能力仍然有限。
当保罗重新披挂上阵后,火箭队改用戈登主防特雷杨。
戈登身高虽然不及小里,但是其身体强壮,且下盘较稳,在主防特雷-杨时不停地给予身体对抗,同时辅以塔克的协防,让特雷-杨始终在肌肉的碰撞中处理球:
特别是塔克,一次凶狠的夹击和一次中线附近的贴身紧逼,让特雷杨在此后的比赛中不敢再使用塔克对位防守人柯林斯的掩护。
放弃了“一四”号位的挡拆,老鹰队在之后的比赛中让中锋戴德蒙提上做掩护,这时火箭队便不再换防,而是采用了“大防小”来控制特雷-杨。
本赛季火箭队在一段时间内弃用了“无限换防”,一方面是由于经常被对手利用错位单打轻松得分,另一方面卡佩拉今年的“大防小”能力有所下降。
由于夏季增重的缘故,卡佩拉的移动速度受到了一定影响,本赛季多次在“大防小”时被戏耍。特别是主场输给独行侠队的比赛中,东契奇在比赛最后时刻连续单打卡佩拉得手让后者很是郁闷。自此德安东尼不再坚持使用“无限换防”,而是尽量让卡佩拉留在内线,减少对手对于球队内线的冲击。
本场比赛最后时刻,由于戴德蒙的掩护质量较高,卡佩拉不得不被迫换防到特雷-杨。不过其防守效果还是不错,两次分别干扰到特雷-杨的投篮,成为火箭本场比赛保住胜果的功臣之一。
不给空间+身体对抗+卖力的单防。虽然在5分43秒的时间里火箭队只得到12分,命中率甚至不足三成,但是火箭队在比赛的最后半节拿出了极高的防守强度和强悍的防守态度,特别是让对手主要得分手4投0中一分未得,不得不说是全队共同努力的防守效果。
战胜了东部第12名的老鹰队并不能说明什么。但比起前几场比赛在大比分领先的突然断电,休斯顿火箭还是找到了保住胜利果实的方法——“赢球靠防守”一点没错。火箭队上赛季能够取得联盟第一战绩的关键不仅仅在于其进攻端的强大,而是打出了球队近几年罕见的防守效率。本赛季由于球员流失和对手的针对性进攻,火箭队的防守效率下降了不少;但是随着季后赛的临近,如果能重拾防守强度,利用不同的防守策略针对不同的对手,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决定这支火箭队能够在季后赛走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