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非常合理-张卫平传》讲述中国篮球名宿张卫平的生平故事,呈现跨越半个世纪的中国篮球发展史,由张卫平本人唯一授权、篮球主编黄祎(阿鱼)撰写、独家出品。
(张卫平在IMG的工作非常繁忙)
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
张卫平在37岁那年赴美,在美工作生活了9年时间,1997年7月回到中国香港时已年届46岁,但他的内心仍像少年一样炽热、昂扬。
他在IMG亚洲总部的职位是中国区高级经理,直接向公司高级副总裁理查德-艾弗里汇报,工作的主要内容则是负责全国男篮甲A联赛(CBA的前身)的运营和推广。
当时是全国男篮甲A联赛成为跨年度联赛的第三个赛季,虽然已经经过两年的市场培育,但国内的篮球环境依然难谈“职业”,总会有各种各样出乎意料的矛盾和冲撞纷至沓来,每天都处在一种“救火”的状态中。每当遇到问题,IMG亚洲总部的第一反应总是:“找卫平!”原因很简单,张卫平在中国篮球圈的资历和口碑令人信服,他出面说话,各方面普遍能接受。
尽管张卫平彼时已退役多年,同时期还在工作的熟人不算太多,但仍然称得上“故交遍九州”。比如八一队的匡鲁彬、朱家志、钱利民,沈阳部队男篮的徐政文,吉林男篮的莫连贵(莫科的父亲)等篮球名宿,跟张卫平都是多年老友,见面之后格外亲切。因为彼此知根知底,办什么事都好商量。有一年春节联欢晚会上有个节目叫《有事您说话》,张卫平当时要办什么事,基本上也就是说句话的事儿。
中国当时毕竟还属于一个“人情社会”,以IMG这样外资企业背景,如果没有熟人牵线搭桥,在国内走到哪儿都只能吃闭门羹。张卫平的存在至关重要,他一方面需要跟当时的篮球处(即后来的篮球管理中心)保持密切联系,在各项手续的审批上得到官方支持,一方面得跟联赛的每一支球队打交道,确保IMG的各项举措能被各队真正执行,赞助商的权益能够得到保护。同时,他还负责跟电视、电台、报纸、杂志等各路媒体对接,落实联赛在各个层面的品牌推广。此外,他还要操心中国篮球的青少年培养,帮助篮协举办各种教练员讲习班,带领各俱乐部老总出国考察,在重大场合代表IMG出席,真是忙得不可开交。
(出席各种会议是张卫平当时工作的常态)
(98年夏天,篮协邀请小牛总经理小尼尔森,来华为中国教练员举办培训课,张卫平担任现场翻译,大合照的这么多人中,只有两个人汗流浃背,一个是主讲人小尼尔森,一个是翻译张卫平)
(2002年,前快船队主教练吉姆-托德受篮协邀请,到中国给教练员讲课,张卫平担任翻译,两人结下深厚友情,托德为他签名留念)
(图为前开拓者防守教练杰克-沙龙,受篮协邀请来中国讲学,张卫平担任翻译)
(张卫平在篮协举办的全国教练员培训班上,完成这个培训班,教练员才能领到上岗资格证)
(与普林斯顿打法的发明者Pete Carril在一起)
(张卫平后来多次担任CBA全明星扣篮大赛评委,这是其中第一次,当时还没正式做出回国决定)
虽然有时也会频繁飞往北京,但张卫平在IMG的主要办公地点在香港,打一个又一个“救火”电话是他日常工作中最常见的状态。经常是这边正跟某支球队说着什么事儿,那边同事开始打招呼:“快,xx队又出问题了!”刚跑到那边抄起电话,又有人嚷嚷:“卫平,xx说十万火急,说什么也要跟你马上通话!”……每天都处在这么一种高速运转的状态中,好在张卫平精力充沛,不管遇到什么事都能打理得井井有条。